為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推進我市數字文化館建設進程,拓寬數字文化館建設思路和視野,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推動新時代文化館轉型升級,8月31日—9月1日,由南寧市群眾藝術館主辦,廣西超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年南寧市群文講壇系列培訓活動順利開展。
活動采用線下培訓+線上直播相結合的形式,圍繞文化館數字化建設與服務創新、新時代文化館轉型升級與職業使命、數字化建設助力區域公共文化服務的協同發展等主題,特邀第三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中國文化館協會理論研究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現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公共文化巡講組成員阮可老師,以及北京超星集團高級講師,曾參與文旅部發展中心、河南、內蒙古、陜西、山西、安徽等多省文化館數字化建設相關會議宣講的鄭金安老師為學員授課。南寧市各縣(區)文化館負責數字化分管領導和業務干部近50人參加了本次培訓。
文化館數字化建設與服務創新
阮可老師被稱為“接地氣”的公共文化制度設計者。他近年深度參與從國家到縣級層面的文化政策制定,在國內較早提出制定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參與制定編寫《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數字文化館建設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釋義》等,對數字化文化館建設有著深刻且獨到見解。授課中,阮可老師結合自己的實踐和體會,對公共文化數字化的認識、公共數字化工程的變化以及如何推進公共文化數字化等內容做了詳細分析解答。
新時代文化館轉型升級與職業使命
本次課程中,阮可老師通過案例解析、經驗總結以及對下一步公共文化數字化工作的建議等方面,深入淺出地對公共文化服務的九大變化、如何從五個方面推進新時代文化館站的高質量發展以及總分館工作機制的提升與完善進行了講解,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
數字化建設助力區域公共文化服務的協同發展
在9月1日下午的課程中,鄭金安老師重點圍繞“數字化建設的必要性”、“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性”、“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評估對數字化建設要求”四大方面內容,運用大量案例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講解。課程內容豐富、重點突出、旁征博引、生動形象,對學員們深刻理解公共文化數字化具有很強指導作用。
培訓中,參訓學員們學習態度端正、認真聆聽,并積極把群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難點與老師和同學們交流溝通,老師的授課講解讓學員們受益匪淺。大家紛紛表示,通過本次培訓學習,對數字化文化館站建設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開闊了未來群文工作的新視野,開拓了“互聯網+群眾文化”的工作新思路,為今后數字化文化館站建設的相關工作打下了堅實理論基礎。
轉載:“南寧市群眾藝術館”微信公眾號,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